0898-21473026
浏览次数: 时间:2025-11-12 06:59:16
河道水位上涨,形成明显洪峰。不过,得益于2023年11月启动、今年9月全面完工的沁河干流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洪峰得以平稳过境、平安出境,工程成效在这场实战考验中得到充分验证。
“1993年那次发洪水,把好多村民的地都冲了,给村民带来了很大损失。去年开始把防洪坝建起来,村里也安全了,土地也安全了。”程壁村村民王大爷告诉记者。北石村村民李姐补充说:“我们以前去地也不方便,还得用石头过河。自从改造了这河床,路也畅通了,河床也宽了,老百姓都打心底开心跟感激。”从昔日的“忧水”到如今的“安心”与“便利”,这背后是沁源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
据沁源县水利局河湖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燕春介绍,该工程主要涉及两个标段,治理全长32.3公里。上游段从韩洪乡王家湾村至郭道镇郭道村,全长23公里;下游段从沁河镇学孟村至中峪乡大南川村,全长9.3公里,是县城的最后一道出境防洪屏障。

在程壁村段,工程项目总监张洋指着宽阔的河道说:“改造之前,这里整体防洪能力比较差,岸坡没有边线,而且河道比较窄,部分河段淤积比较严重。”为此,工程采取了生态护岸、浆砌石和格宾石笼结构等措施,通过清淤和岸坡改造,平均河床拓宽近20米,大大提升了防洪能力。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下游的北石村段。燕春介绍:“之前整个岸线没有整体规划,原有土堤高度不满足行洪要求。项目建设后,对河道宽度进行了拓宽,堤防也进行了加高。”目前该段行洪能力已达到二十年一遇的标准,为沿线村庄和耕地提供了坚实的防护。
作为沁河源头和生态大县,沁源县正认真履行沁河保护首责与治理主责,将此次沁河干流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坚持综合治理理念,不仅着眼于防洪能力提升,也将清淤疏浚作为关键环节,通过拦水筑坝、分段作业等方式,对沁河及支流河道进行了系统治理,累计疏浚河道41公里,新建堤防11公里,有效解决了河道淤积问题。同时,还完善了沿线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等工程,为沁河流域构建起“水丰、质好、河美”的生态屏障。
沁河干流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用一道道牢固的堤防、一段段疏浚畅通的河道,为沿岸群众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它不仅有效提升了防洪标准,改善了河道水生态环境,更将防洪治理与自然修复深度融合,让沁河不仅能防洪,还更加宜人居,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一泓清水入黄河”贡献了沁源力量。(安璐)
